首页 >> 行业资讯 > 互联网络问答 >

穷形尽相出处于哪里

2025-11-01 08:48:18 来源:网易 用户:袁程枝 

穷形尽相出处于哪里】“穷形尽相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描写或描绘事物非常细致、生动,甚至到了极致的程度。那么,“穷形尽相”这个成语究竟出自何处?下面将从出处、含义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
一、成语“穷形尽相”的出处

“穷形尽相”最早见于唐代文学家韩愈的《赠崔立之评事》诗中。原句为:

> “画工欲画穷形尽相,笔力未到气已奄。”

这句诗的意思是说,画工想要把事物的形态和细节都画得淋漓尽致,但因为笔力不足,气势已经显得衰弱了。后人由此引申出“穷形尽相”这一成语,用来形容描写或刻画事物非常细致、逼真,甚至达到了极致。

二、成语释义

词语 含义
尽、极,表示达到极限
形态、形状
完全、彻底
表面、外貌、特征

合起来,“穷形尽相”指的是对事物的形态、特征、外貌等进行极度细致、全面的描写或表现。

三、成语用法

1. 用于文学创作:如:“作者在小说中穷形尽相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。”

2. 用于艺术表现:如:“画家穷形尽相地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景色。”

3. 用于人物刻画:如:“演员穷形尽相地演绎了角色的每一个细节。”
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
类别 词语
近义词 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、细致入微
反义词 粗略简略、一笔带过、浮光掠影

五、总结

“穷形尽相”源自唐代韩愈的诗句,原意是指绘画技艺未能完全表现出事物的全部形态,后来演变为一个形容描写细致、刻画逼真的成语。它广泛应用于文学、艺术和人物描写中,强调对事物的全面、深入刻画。

表格总结

项目 内容
成语 穷形尽相
出处 唐代韩愈《赠崔立之评事》诗
原句 “画工欲画穷形尽相,笔力未到气已奄。”
含义 对事物形态、特征进行极度细致、全面的描写
用法 文学、艺术、人物描写中
近义词 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、细致入微
反义词 粗略简略、一笔带过、浮光掠影
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“穷形尽相”的来源、意义以及使用场景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